2025 旗舰手机缘何错过 2nm 芯片?多因素交织下的产业博弈

2025 年已过大半,手机市场的激烈竞争仍在持续。然而,本该引领性能飞跃的 2nm 芯片,却意外缺席了今年的旗舰手机阵营。iPhone 17 系列搭载的 A19 与 A19 Pro 芯片选用了台积电 N3P 工艺,联发科天玑 9500、高通第五代骁龙 8 至尊版亦是如此。联发科虽抢先完成天玑 9600 的 2nm 设计流片,可距离量产也得等到 2026 年底。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产业秘密?​

台积电产能节奏打乱手机厂商布局​

在全球芯片代工领域,台积电的一举一动都牵一发而动全身。按照其原本规划,2nm 工艺将于 2025 年年中开启产能。但对于手机厂商而言,从芯片流片到量产的时间安排实在过于紧凑,成了 2nm 芯片难以在 2025 年登上旗舰手机的关键阻碍。​

芯片设计从业者指出,“流片到回片需要数月时间,回片后还得进行功能与性能调试,这一过程通常也要花费数月。” 即便如苹果这般的大客户,在 2024 年底就完成 A20 芯片的流片和测试,也得等到 2025 年 6 月才能投片量产,根本赶不上 iPhone 17 的备货进度。毕竟,富士康的组装线也需要足够时间来启动和运转。​

良率与成本难题困扰厂商抉择​

良率同样是影响手机厂商采用 2nm 芯片的重要因素。在 3nm 节点初期,良率仅徘徊在 60% 左右,经过不断优化,后期 N3E 和 N3P 工艺才逐步将良率提升至 80% 以上。2nm 节点也难以避免这一过程。有业内人士预估,2nm 产品导入初期良率可能在 70% 左右,后续会慢慢爬升,到 2026 年有望达到 80% 的水平。​

早期良率低意味着生产成本高,这让部分对价格敏感的客户选择在良率提升后再规划量产,并采用 “晶圆交付” 模式,以降低亏损风险。苹果与台积电签订的 “成品交付” 协议,虽看似只需为良品芯片付款,但天风证券分析师郭明錤认为,苹果的采购成本实际上已包含不良芯片成本,新款 iPhone 处理器成本逐年大幅增加便是佐证。​

巨头积极布局,2026 年或迎 2nm “热战”​

尽管 2025 年旗舰手机与 2nm 芯片失之交臂,但众多芯片巨头早已摩拳擦掌,积极布局。据 TrendForce 数据显示,苹果、AMD、英伟达、联发科等均已预订台积电 2nm 产能,其中不乏台积电前十大客户。苹果在 2024 年为台积电贡献了 25.18% 的营收,稳坐最大客户之位。​

联发科已官宣天玑 9600 将于 2026 年底量产。按照手机厂商发布会的时间安排,苹果极有可能率先获得台积电 2nm 产能。AMD 也在台积电 2025 年 4 月刚释放产能时,就宣布在下一代霄龙数据中心处理器 “Venice” 中导入 2nm 工艺。甚至有消息称,比特大陆也可能成为台积电 2nm 工艺客户,凭借矿机 ASIC 相对简单的制造特性,有望成为全球首发台积电 2nm 的 fabless 厂商,赶在 2025 年下半年出货。​

制程演进放缓,行业面临新挑战​

随着芯片制程工艺不断向物理极限逼近,摩尔定律的演进周期也在逐渐拉长。从最初的 24 个月,如今已延长至 30 个月以上。台积电规划 2nm 工艺将历经 N2 至 A14 四代迭代,而更先进的 1nm 工艺预计要到 2030 年才能实现量产。​

在这场晶圆代工的激烈竞争中,台积电和三星仍按部就班地推进 2nm 工艺。英特尔却因技术挑战与管理层变动等因素,取消了 2nm(20A)工艺,并暂停 18A(1.8nm)开发,全力冲刺 14A(1.4nm)工艺。​

2025 年旗舰手机与 2nm 芯片的 “错过”,是产能节奏、良率成本、巨头布局以及制程演进等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的结果。不过,这也让我们对 2026 年手机芯片市场充满期待,一场围绕 2nm 芯片的 “热战” 或许即将打响,届时又会给消费者带来怎样的惊喜与变革?让我们拭目以待。

织梦二维码生成器